自我成長的一段冒險旅程

誤打誤撞的冒險起點
2020年12月,至值大二的我已經因為思考將來的職涯發展焦頭爛額一陣子,每天都在想著「履歷要怎麼寫?」、「想成為會計師的我要做什麼準備?」、「會計師真的是我想要的工作嗎?」、「未來職場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無數對未來職涯的想法持續地在我的腦海中徘徊許久。某天,經過北大的佈告欄時無意間地看見Epoch School的招募計畫,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就選擇報名了此計畫,經過了書審以及面試的關卡後誤打誤撞地成為Epoch School 2021 Intern的身分。
用心感受每次活動的收穫
「這次活動中你最想獲得什麼?」是我最常聽到同仁所問的問題,在參加前一兩場時我常常忽略此項問題,也非常不理解為何需要思考此問題,但在參與多次活動後我理解了這問題的重要性。每次活動之前思考一下想得到的收穫,不只能讓自己更加沉浸在活動的體驗中,也能在活動結束後可以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獲得自己所想,順便思考一下自己如何在下次活動擁有相同或更好的收穫。
跌跌撞撞的冒險旅途
缺乏自信、杞人憂天的我,在剛進入基金會時期經常覺得自己撐不過去,無法與其他實習生競爭,在眾多負面情緒纏身的一天,同仁也語重心長地告訴我自身有需要改善的地方,當下我幾乎做好了提前離開基金會的準備,但冷靜思考後,我決定全力以赴地投入基金會,讓自己能夠完成當初所訂下的目標。
結交一同冒險的夥伴
尚未實習前,受到一些職場類型劇集的影響,多多少少都覺得每次實習就是要與他人競爭,贏過我所認為的「對手」,但基金會遇到的是一同努力的「夥伴」,不僅會一起分享自身在大學所遇到的問題或者趣事,可以讓其他人了解到不同科系的小秘辛,也能透過聊天知曉不同科系的思考模式,這些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機會。
成功進階的勇者
歷經跌跌撞撞的旅途過後,我擔任了2022招募計畫的「總召」,這樣的決定旁人看來會覺得對已經有眾多事務纏身的我來說是個自殺式的行為,不過當時的我只是想成為一名「高階勇者」,當個有能力並且懂得領導的人。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角色
擔任招募總召前,我時常覺得自己能力不好、效率極差而且邏輯又慢人一步,完全沒有自信成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但在實際成為這樣的角色時,你會發覺團隊一定會有一個「屬於你的位置」,不管是溝通、聆聽或管理等等,你一定能找到自己能夠擔任的角色。
軍師,是我認為在招募團隊中擔任的角色
兩位總召有能力非常出眾的,非常擅長主持以及管理團隊,另一位則是活潑外向,有什麼需要宣傳的都可以請他出面,而我的功用則是在討論的時候統整大家想法以及發現各項決定之漏洞,算是一個後勤者的角色,這樣的角色也是我成為總召後才意識到的。
我,冒險成功了?
基金會教會我許多硬實力以及軟實力,不管是職場溝通或者團隊領導等等,這些事情出社會可能都不會有人告訴你,但基金會就是這樣的地方,有什麼問題會當面或私下告知,把你當成正職員工一般培育,這也是我所認為基金會是最適合「練功」的地方。即時我學到這麼多,連人生首次嘗試的領導者都擔任過了,我都不會認為自己已經成為「高階勇者」,但我覺得這趟冒險我的收穫遠比「經驗值」還要來得太多!
自我成長的一段冒險旅程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付諸行動的夢想家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