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嘗試敢折騰。走出去,生活會更精彩!

Credit: Freepik

不惑之年,現在回首年輕時求學和整個職業生涯,還是感到意猶未盡!從在臺灣讀大學、上海讀研究所、義大利當交換生;從大學在美式賣場兼職打工當 Pizza Boy,讀書時在社福基金會當小學生的課輔老師,畢業後做過不動產,賣過廢五金,後來跑到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常駐,在不同的國家地區工作,還是蠻精彩的!自己常跟別人開玩笑說:吾少也賤,故做過許多不同的工作。驅動著自己嘗試不同學習以及工作的動力,最主要的是想要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 我已經在臺灣生活 20 幾年,想出去闖闖;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想去闖闖,想去看看,停留在「想」而已。有的時候,需要內外力量來推動你去行動,才能實現。這也是參加時代 YEF Program 最重要的體驗之一。大學要進入大四時,想著前三年生活過太一般不太對勁,突然有了想要虐虐自己的想法。當時在聽到參加過時代基金會活動的同學大力推薦,於是下定決心頭洗下去自己報名了 YEF Program,開啟了定期南投 - 臺北兩地跑的生活。慶倖當初自己的勇氣、決心和堅持,讓我參與了整個活動,與優秀隊友、業師、輔導長共事,跟優秀的團隊碰撞、競爭,到了最後成為 YEF 代表至美國跟頂尖企業還有學術機構交流。YEF Program 打開我的眼界以及思考,也賦予我更多的勇氣嘗試跟當時大學生畢業生不一樣的選擇 — 找尋海外的工作機會。

畢業當完兵後遇到金融海嘯,當時在臺灣好的工作真是難找,而我又想不到任何理由繼續讀研究所,所以接下來一年裏我就在臺灣兜兜轉轉做了幾份工作。直到一年後找到一個外派中國大陸的機會,才正式啟動我的海外工作生涯。而這一啟動,就一直持續到現在。我整個職涯,只有第一年是在臺灣工作,其他到目前都是在海外。想想當初大環境不好,加上自己想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才驅使著找海外的工作,後來也給了我在海外學習讀書的機會。現在回頭看,還蠻開心自己當初的選擇!如今內卷的時代,很多內部市場日益競爭、日趨成熟飽和,能夠提供給年輕人的機會越來越少。「躺平」變成許多年輕人的日常,影響到他們的思考以及行為,減少了大多數人努力的動力。但反過來想,如果這個時候你比其他人把目光放遠一點,地域範圍放廣一點,多努力一點,嘗試跟一般人不一樣的選擇,是不是更容易有機會成功呢?

看著自己的求學、工作、以及生活上的選擇,常常有種違反正常人性的感覺。在一個地方已經生活習慣,工作得心應手後,我居然常常會跳出已經習慣的環境,去另一個不熟悉的地方,選擇沒有生活經驗以及新的工作重新開始。除了不知道誰給的勇氣,可能還有自己的天真跟白目吧!跳出舒適圈,真的很不舒服,但是也能夠幫助你打造建立舒適圈的能力。生活嗎,有起有落。海外的生活跟工作,有好也有不好的經驗,當然不是一帆風順。但趁年輕時避開內卷,走出去,How much you can lose? 反觀有機會擁有的,是更寬廣的視野、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多的工作機會、以及更多的國際友人。這些加總在一起,能夠幫助你創造更精彩的人生。

世界越快,心則慢。這句廣告臺詞正好呼應自己幾十年在海外跌跌撞撞體驗出來的心得。現在世界、產業、生活變化的太快,在外面接觸越多,越容易受影響。然而,在快速變化的世界裏,有時慢下來、靜下心,思考自己在當下希望獲得什麼,想要什麼生活,與什麼人交往,做個言行一致值得信賴的人,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圈,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目標。最後,期望在成長過程中的年輕朋友們能夠勇敢的走出去,接觸不同人事物,盡情揮灑拼搏、在磕碰的過程中嘗盡酸甜苦辣,找尋並圓滿自我。有這樣的體驗,人生還不精彩嗎?

【作者簡介】

張乃淳,2007 YEF Program 代表。憑藉傻勁,嘗試了很多的工作,在不同的地方生活。整個職涯 95% 時間在海外,常駐不同國家及地區。現今住新加坡,在杜邦公司服務,當個東南亞 & 印度地區的小業務主管。喜歡旅遊,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零星的時間健健身,減減肥胖的肚子。


勇於嘗試敢折騰。走出去,生活會更精彩!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付諸行動的夢想家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