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停改變的活水」 — 漫談找工作

Photo Credit: Freepik

「人是不停改變的活水」 — 漫談找工作

背景:我唸研究所時已經結婚了,跟先生(時代第一代的 intern)一起唸博士班。畢業時我大腹便便快要生老二,老大則已經三歲半。所以我的職場生涯從博士後開始,都要考慮到整個家庭的需求,我老公也做同樣的考量。

我的求學及職涯轉變說來還蠻有趣的。大學時做無機/有機合成的專題研究,博士班轉唸物理化學。在實驗室窩了多年,拿到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後,因為對儀器情有獨鍾,所以博士後研究時做了三種完全不同的研究計畫,一台是在 NASA 飛機上面飛的儀器,一台儀器在潛水艇,做深海氣體探測,另一台儀器則上高山,做大氣懸浮分子研究。博士後做了三年之後,覺得自己的興趣是在儀器研發,決定離開學術界,跟先生一起到矽谷的業界發展。

第一份在業界的工作是跟博士班息息相關的稀有氣體探測用光學儀器研發(optical instrument for trace gas monitoring)。小公司研發部門人數不多,但同事全部是名校的博士,年齡、個性、興趣、甚至孩子的年齡都極雷同,是一個完全同溫層的經驗,讓剛搬來矽谷的我們,很快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同事,適應得比較順利。但小公司被大公司買走後,制度、未來走向、人事都產生很大的變化,於是做滿三年後我決定離職。

離職後我並沒有馬上找新的工作,好好休息了幾個月,才開始找新的工作。這段時間是人生中珍貴的「暫停」,我得以思考我未來的路要怎麼走,要找什麼樣的工作,或是去做什麼樣子的進修。最後我決定還是留在儀器研發領域,但可以去別的產業。這勇氣是到業界才累積的,在學界較容易有留在專長領域的慣性。

第二份工作其實是在找第一份工作時同時找到的公司。但當年做完博士後還沒有離開本行的打算,所以婉拒。然而,三年後,我有了離開本行的勇氣,決定去當年禮遇我的公司,進入生技產業。第二間公司依然做儀器研發,產品是用獨特的聲波移液技術(Acoustic Droplet Ejection)做出一台移液系統儀器(liquid handler system)。客戶是各大藥廠,我不再用儀器研究氣體,開始學習液體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質。在第二間公司的研發部門,我從研究單位,藉由執行的計畫開始接觸系統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一年多後,我轉到系統工程組,學習如何和工廠裡的製程工程(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團隊嚴謹地發展一台儀器從零到一的所有製成/組成/校正。這時,我做的事情跟在研究所時學的已經天差地遠了。

第二間公司同樣被大公司併購,之後經歷跟第一間公司一樣多方的改變,再加上在矽谷,尤其硬體產業(儀器製造)仍有很多性別的問題,三年半後我決定離開。每一次換工作,都是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時候,也充滿了各種可能性,不需要受限領域。重要的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換工作才有意義。

新冠疫情開始時,我在第二間公司,因為當時公司是「必要」的生技產業(公司產品為各大藥廠研發部門所用),我主導的計畫又是公司的重點,所以每天正常上下班。看到疫情讓全世界的生活改變,我對留在生技產業更有熱情,也希望做的事情可以幫助到更多人。這次找工作,我鎖定生技產業,仍然跟儀器有關,但是希望是更多人需要的儀器。找工作期間,我廣泛接觸各種公司的資訊,一間一間慢慢看,最後,我鎖定了第三間公司。

第三間公司是一家新創公司,做的是快速掌上型的 PCR 篩檢機器(30-minute handheld PCR instrument-free test device),因為疫情的關係急速擴張。雖然我對這方面一竅不通,PCR 的細節也是面試前才看網路學的,但是因為我對產品製成的過程有經驗,對管理也有想法,所以主管對我沒有 PCR 及生物方面背景,沒有太多疑慮,面試過程非常順利。我也因為對這種量產的挑戰及可以學新的東西感到興致勃勃,所以很快就點頭答應了。

回顧這三間公司的經歷,我從手作每一台機器,一年經手個位數儀器的研發,到第二間公司進入跟工廠工程師合作,發展一個月可以做出八至十台的製程方法,到第三間公司動輒幾千台的訂單,賣出到醫院診所機場等地的掌上型機器,改變不可謂不大,真的一步一步朝著我「做很多台儀器幫助很多人」的想法邁進。

每一次換工作,我會問自己幾個問題:

1. 我有興趣每天做的事是什麼?是在實驗室還是開會?

2. 我不願意放棄的是什麼?願意放棄的是什麼?

3. 我喜歡的工作環境是什麼樣子?是人少、制度彈性的新創小公司,稍有規模、自給自足的中型公司還是到處都有分部、制度清楚的大公司?

4. 我為什麼離開上一個公司?我不喜歡的是什麼?

5.長遠來說,我未來想要做的事情,在這工作後,仍然可行嗎?

隨著人生經歷的增加,這些答案每次都不一樣。清楚知道自己的想法,找工作時才會更順利,更有說服力。我在找工作期間會做一些性格測試,把結果當作參考。我會跟許多人討論換工作的新點子及新方向,聽聽別人看待自己的角度,對掌握自己有很大的幫助。

每次換工作,其實主幹仍是自己的專長及專業訓練(儀器研發),所以不算大轉行。大轉行通常需要去新創公司比較有可能,或是要再進修。有許多人去唸管理或是各種熱門的人工智慧、大數據的線上課程。重點是絕不要盲從,找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下手,這樣才會在找新工作時展現出真誠的熱情。有的時候你也必須妥協,因為你的人生可能還有許多其他的考量,例如另一半的工作或是孩子的需求等。不過這些妥協的元素也是會隨時間改變。一時妥協,並不表示一輩子都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幾次找工作的經驗教了我幾件事:

1. 人生充滿無限可能。我從物化氣體研究領域走到生技領域的程序工程,做的儀器從一開始一兩台上山下海,最後變成人手一台,這些都是我唸研究所時或是開始工作時無法想像的。不要自己設限,想做什麼,想清楚了,準備好了,就大步前進吧。

2. 認識自己、掌握自己是找工作或換跑道最重要的基本功夫。只有清楚知道為什麼這份工作非你莫屬,為什麼你有充分的熱情,你才有辦法說服老闆你就是他要的人。不管領域多不同,你的思緒,你的故事準備好了,找工作就成功了百分之九十。

3. 人是不停改變的活水。年輕的時候以為自己一輩子會在學術界做研究。當時並不知道唸完博士班,做完博士後,自己的想法會改變。進入業界後,也沒想到會一直換領域,換工作,做不同性質的事。隨著年紀的增長,步入家庭,各方面的考量會不一樣,興趣也會改變。只要知道自己會改變,掌握自己改變的步調,了解自己想要變成的樣子,職涯的旅程會順利得多。

希望看完文章的你,如果對現狀不滿意,有勇氣去改變。改變不一定是換工作,有可能是跟老闆好好溝通,改變工作內容,或是在同公司內調。對現狀滿意,也能夠在狀態改變時,做出最了解自己的決定。如果你正在妥協中,需要清楚知道妥協的目的及意義,相信是你已經想清楚生命裡的輕重,才做出有意義的妥協。祝福大家在職場中能順利走出自己的路。

照片說明:奕雯跟目前服務對象合照

【作者簡介】黃奕雯,時代基金會第一代的好人。因當時男友現今為先生(第一屆 intern)關係進入好人網,曾協助一次研討會的籌劃及執行。哈佛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哈佛及 MIT 博士後研究員,曾任職於 Los Gatos Research (now ABB San Jose), Labcyte (now Beckman-Coulter Life Sciences), 及 Visby Medical。現居矽谷,研發儀器/當媽媽及棒球教練/親子天下嚴選作者/ 乳癌四期病人。目前暫離職場養身體,順便思考人生下一步路。


「人是不停改變的活水」 — 漫談找工作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付諸行動的夢想家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