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最浪漫的事

十七年前 YEF 決選賽上,除了我,整個團隊都沒有晉級,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創業者的孤獨。
十七年後我在矽谷創立「玩耍」事業,深夜大家睡得東倒西歪時,只有打呼聲陪伴的創業人生,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這種連自己都會被自己嚇到的任(韌)性。
今天晚上正當我準備寫稿,我五歲女兒興致勃勃也想自學做一本書,搞到 11 點還抓著我討論書名是什麼,老公在一旁火已燒到頭頂準備開罵,我很掙扎,看著她歪著頭相信自己的專注、策略、努力,能創造出好東西,我不想阻止她…
創業是一張完完全全的白紙!
這點是創業最浪漫,也是最挑戰的地方;是一個不斷學習、做決定、推翻、調整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沒有停下來的一天,所有的事都是你的事。
我很幸運第一年在美國 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Device) 上班時,就遇到很有創業家思維的帥老闆。每到週五都會問我:「你為什麼還在辦公室?」,我一開始滿頭黑人問號,心想難道週五有不用上班這樣的好事?接著他說:「移動你的屁股去手術室學習吧,我來安排一下」,一分鐘後,他帶了一張 post-it ,上面寫了兩個聯絡電話。一週過後,他經過我辦公室說:「你怎麼還在這?」,我說:「我聯絡了這兩個同事,但不確定你想怎麼安排。」然後他的一句話讓我受用至今…
“你在等什麼?等別人幫你的成長畫重點?老闆幫你找到資源,學習永遠都是自己的事!”
我在美國職場這幾年,看過很多定型心態,多半是開會不敢發言、做事等指示、成長等老闆教。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努力與困難的意義有所轉變。每次我們去學習新的、難的東西,腦中的神經元就開始形成新的、更強的連結,一段時間過後,你會發現自己更聰明了。
我上一個工作在 AI powered 新創擔任 VP (目前已經成功出場),前任老闆好像常常忘記我的專業是產品行銷,三不五時丟出讓我白眼翻到腦後的任務,例如:幫我寫一個用區塊鏈加密醫療資訊的交易市場、幫我估算公司市值;有一天設計師離職,他又終於說出了驚人的要求「你幫我設計一下 App 人機介面。」好吧,上網學一下 sketch 怎麼用吧!
“當時我整天像馬力歐,衝刺時一直飆髒話,但叮咚叮咚吃到金幣時又一邊感謝他逼著我提升能力值。”
不要抱怨老闆、公司、社會,不給機會成長;看到困難,不要嫌麻煩,直接撲上去,不要放棄手頭上讓自己變「聰明」的最好時機。
享受「還沒」的力量 (Not yet)
我們爸媽的那一代是從小苦大的,所以他們的價值觀是為了得到溫飽而努力。我滿常聽到台灣來的長輩會說「美國小孩真好命,這麼快樂是能學什麼?」好像快樂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和學習對立的奢侈。當社會進步到不必只為生存而努力時,你敢不敢做遠大的夢想?你的最大目標是再拿一個 100 分或通過下次考試?
“難道我一輩子都要依賴於不斷確認自己很棒?!”
我記得四年前在面試 Stryker 時,因爲 neuroscience 技術門檻很高,又有 7 次面試和技術簡報,業內朋友紛紛勸我「想都不要想」,於是我每天下班後到圖書館報到,K 了兩週 neurovascular anatomy,最後拿到了這個 offer。上班第一天,我好奇地問,為什麼這個位置找了六個月,不乏醫學產業背景驚人的醫生、科學家或經理人選,為什麼選我?GM 說:「因為你有『相信自己』可以進步的力量!」 當時只覺得他是換句話在酸我是個產業新手。
在創業的這一年,才發現享受「還沒」的力量是一種成長型思維,讓我們在智力受到批判時,不至於覺得悲慘被擊敗。這樣的思維讓我們在艱難的處境中找到一條生路,在大腦如火如荼運作時不會逃避錯誤,持續思考修正;除了激勵我們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解決問題的「決心」,這些正是創新的兩大加速器。
快要午夜了,我一邊寫這篇文章,一邊看看身邊這個興致勃勃的小女孩,為了裝訂那本書皺起小小的眉頭,我問他:「這是不是太難了,要不要幫忙?」她說她還要再試一試,她只是「還沒」做到。
我拍拍她,笑著說:媽媽也是啊,感覺超。浪。漫!

黃文馨,2004 年參加時代基金會 YEF 計畫。畢業於台大國企系、MIT 史隆管理學院 MBA。在美國 Consumer、醫療、社企產業中有多年的產品經驗。2019 年開始和一群醫生、教育家、科學家、心理學家成立早教新創 MEandMine,將績效型遊戲轉化成結合 STEAM 和情商發展的「意義型遊戲」,啟發孩子們愛自己、發展出人格的韌性。MEandMine 被評選為 2019 美國 Tillywig 智能與情商發展類別「最強大腦獎 Brain Child Award」,榮獲 Forbes、 entrepreneur 報導,並被美國Parent’s Choice 及 Mom’s Choice評選為 2020 年度最佳教育遊戲體驗。在 MEandMine 前,曾任 doc.ai (矽谷醫療 AI 科技新創的產品副總)、Johnson & Johnson、Stryker 全球策略行銷經理,及 L’Oreal 產品經理,並曾在世界展望會領導聯合國千禧兒童健康專案和飢餓 30。
創業最浪漫的事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付諸行動的夢想家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