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博士觀察日記:職涯上的暗物質

Photo Credit: Freepik
「暗物質,是一種看不到、摸不著,卻又龐大的存在,如同探索人生道路上的外在環境與內在心靈。」

這是一個,多年前來到美國開始天文物理 Ph.D. 的研究,讓我成為一個異鄉人在海外奮鬥的故事。在博士班期間,除了修讀原本物理系的研究以外,我開始接觸了計算天文物理 (Computational Astrophysics),過程中很意外地接觸到人工智能特別是深度學習的領域,在合作者的帶領之下我踏入跨領域的世界。也因緣際會的加入了拍攝到第一張黑洞影像的團隊 Event Horizon Telescope,在裡面進行黑洞與機器學習的跨領域研究。每天切換在物理系館與資工館,偶爾會讓人角色錯亂但又是那麼的新鮮有趣,似乎我有兩個身份同時在這段歷程中成長。

2021 年對我來說是很豐富的一年,2 月在疫情稍微趨緩之後的紐約開始了我在Simons Foundation (SF, https://www.simonsfoundation.org/)底下的 Flatiron Institute 的訪問。令人意外的是,Simons Foundation 許多職員已經打完疫苗,整個基金會基本上是 25 %開放的狀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一人一間辦公室,所以原本以為會完全在家工作的我也開始慢慢去辦公室的生活。SF目前底下有多個分支,分別為天文、量子物理、生物、神經科學、數學等等,對於做 Computational Research 的人簡直就是天堂。來到紐約之後才慢慢透過一些紀錄片了解 Jim Simons 的理念還有願景,也慢慢習慣紐約的生活:走第五大道上下班的路線、紐約生活的便利(附近有很多日超!)、還附帶著半夜街道上吵雜的汽車喇叭聲,也認識了很多平常接觸不到的研究人員跟新朋友。

五月到了 Google Research 做 Research Intern,這是我當初來美國唸物理博班完全沒有想過的事情。可以跟我的偶像 Geoff Hinton 討論 Capsule Network,跟 Keras 創始人 Francois Chollet 分享我博士班做的黑洞研究都讓我覺得非常興奮,也體悟到了工作上可能會遇到的一些挑戰,也間接了解到 Industry research 與 Academia research的差異與大家不同的時程進度。也很感謝當初 YEF 的夥伴 Diana 跟 Steven 跟我分享在谷歌工作的心得。

去年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在家工作效率低落的情況下,我開始思考我的 Ph.D. 的過程到底代表了什麼意義,還有我該怎麼給這個旅程劃上句點。去年冬天回到台灣,在台灣的日子見了不少老朋友,也在隔離期間用電話聯繫上了許多多年沒有聯繫上的朋友。多年不見,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變化,有新的焦慮也有新的期待,至於未來會怎麼發展下去呢?回想到幾年前的貼文 「未來會怎麼發展呢?我其實並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我正慢慢的建構它,也許有一天回頭會突然明白自己正在 connecting the dots 吧!」 到現在Ph.D. 的尾聲,我其實也還沒有一個答案,不過希望能夠像遠航的維京人一樣,寫下屬於自己的 Saga。在加州的時候,也很高興能遇到當年 YEF 的業師 Lawrence,也參觀了一下業師的公司。

回顧當年 Epoch School — YEF 的經驗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1. 如何與團隊合作完成一個 project
  2. 隊友們跟業師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和信心
  3. 不停地去創造一些尚未存在的機會
  4. 有自信地與不認識的人 Networking

如同宇宙大爆炸初期的混沌未明,現在正是那個最混亂也最美好的時代。面對疫情下全世界的巨變,期許各位剛踏上職涯的年輕朋友,仍有勇氣面對挑戰、在許多看不見的不確定中摸索、學習與生命中的暗物質共處。

【作者簡介】

林曜宇,2011 年 Epoch School — YEF 未來創業人計畫學員,畢業於清大物理系、台大天文物理所,現為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物理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為計算天文物理、機器學習在暗物質與大質量黑洞研究上的應用。曾任職 Google Research 暑期實習生與 Simons Foundation/Flatiron Institute 訪問研究學者。


天文博士觀察日記:職涯上的暗物質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付諸行動的夢想家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